logo logo
靠捡破烂发家致富的美国人:拾到了老婆赚来了游艇
发布日期:2023-12-05作者:安博体育官网入口

  与你印象中拖着一个尼龙袋,翻捡垃圾桶的大爷大妈不同,这对夫妻要嚣张很多。决定去捡破烂时,他们会开着自己的白色皮卡,在纽约州第二大城市布法罗游荡,翻遍大大小小的垃圾箱。

  他们首先走向一个放置在超市停车场里的绿色垃圾箱。目标垃圾箱半人来高,在这对经验比较丰富的夫妻眼中,只能算中等体积。

  “3、2、1。”两人齐力掀起金属盖子,都没有戴手套。箱内,三个鼓囔囔的黑色垃圾袋下,是几十袋尚未开封的Ridgies薯片。戴夫随手拿起一包检查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确认是刚刚过期的食品后,熟练地打开一袋品尝了起来。

  “是薯片的味道。”他看向妻子,暗示食品没有腐坏。随即,垃圾箱里的食物出现在了他们的皮卡上。

  上述一通操作便是业余拾荒的基本逻辑——寻找废料堆中价值尚存的物品,再将他们用于己用,或者以低廉价格出售,赚取零用钱。至于刚刚过期但仍然能食用的食物,艾琳通常会将它们免费送给家庭条件很难的邻居。

  靠着这项副业,戴夫夫妇每个月都能在工资之外,赚取额外3000美元的收入。不久前,凭借拾荒,他们甚至还在网上购买了一艘二手游船。

  如今的美国,戴夫、艾琳这样的业余拾荒者慢慢的变多,以至于成为了一种亚文化。在视频网站YouTube和社会化媒体脸书上,有关业余拾荒的视频和帖子,阅读量或者讨论度总能轻松破万。

  千万别认为这股亚文化的追随者们都仅仅是为了钱,那些从事这项事业多年的大佬会告诉你,业余拾荒还有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——垃圾里面,也藏着不少秘密。

  过期食物显然难以给戴夫夫妇带来可观的收入,他们的财富密码,还是藏匿在类似办公用品或者五金店铺的垃圾箱内。

  戴夫将皮卡停在一家专门经营打印机生意的商店后门,他们这次的目标是附近一个蓝色巨型垃圾箱。打开箱体上的门,戴夫灵活地钻了进去,从外面只能看到他的头。

  在英语中,业余拾荒者叫“dumpster diver”,“diver”有潜水员的意思,即浮潜于垃圾的海洋中。戴夫此时的状态,完美诠释了这一含义。

  不一会儿,他从垃圾箱中走了出来,手中捧着几个盒子,其中一个盒子中,是块完好的打印机面板。尽管不知道具体用途,戴夫还是打算把它带回家,在电子商城eBay上输入产品序列号卖掉。

  其他几个盒子里是打印机的进纸滚轮部件,无显著破损、故障。戴夫估计每一个部件都能卖到50美元左右,是市场行情报价的三分之一。加上其他林林总总的零件,这一站,夫妻二人就收获了几百美元的“猎物”。

  他们的储藏间有更多“宝物”:一个来自父辈的箱式扩音器、两个360度监控摄像头、数盒磁带……

  戴夫拿起一个Xbox游戏机的包装盒说道,“如果有人想出手游戏机,就会花上30美元来买这个包装盒。那个酒盒也是,香槟本身就卖五六百美元,包装是30美元。”

  平日里,夫妻二人都有正式工作。艾琳就职于一家公益组织,专为有发育性残疾的困难人士申请各种补贴。戴夫则经营着一家小作坊,主要制作开瓶器等小物件。

  一对夫妻都喜欢拾荒无疑是小概率事件,但对于戴夫和艾琳来说,这却丝毫不稀奇,毕竟,他们俩是通过捡垃圾认识的。

  2008年的一天,还在读大学的戴夫正专心地拾荒,忽然,同样是大学生的艾琳拍了拍他后背问,“你在干嘛?”这就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。

  发现彼此是同道中人后,戴夫给艾琳指了条路,建议她不妨去有更多“宝物”的那边看看。5分钟后,两人在另一个垃圾堆再次相逢,于是戴夫便主动提议开车捎捎艾琳。

  像很多人一样,戴夫和艾琳都是出于满足自己的需求开始拾荒的,比如,艾琳捡来的第一个“宝物”就是个火锅。“我觉得有需要,就捡来用了。”她解释道。

  马特·马龙是业余拾荒界的大佬,早在2015年,《连线》杂志就为其撰写过一篇近5000字的新闻特写。马特的主业是互联网安全专家,尽管赚着6位数的年薪,但他依然坚持在垃圾中寻宝。

  2006年,马特的老板布置了一项“0知识袭击”任务,让他侵入一家客户公司的系统,测试其安全系数。

  “0知识”是指在没有一点信息的条件下发动袭击,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,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从目标公司的垃圾桶里找线索——很多黑客也确实是这么做的。

  一连蹲点几周,马特从客户公司办公室外的垃圾桶内,收集到厚厚一摞文件,里面不乏大量绝密资料。这段经历不仅震撼到了客户,更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:垃圾桶里还能发现什么秘密?

  一天夜里,马特突发奇想,决定起身翻翻奥斯丁市的垃圾桶。在办公用品零售商OfficeMax的垃圾箱内,他惊喜地发现多台还装在包装盒里的打印机,以及未拆封的电子线路。

  利用这些捡到的“宝物”,心灵手巧的马特自己组装出了3D投影仪、电动滑板车、迷你摩托等物件。一开始,他的朋友还询问是从哪里搞到的这些玩意儿,得知它们都是DIY手工后,便表露出购买意愿。

  除了自己组装的发明外,马特还开始出售在办公用品商店OfficeMax及Office Depot捡来的相纸和打印机墨粉、在机械设备零售商HarborFreight拾起的维修工具、在电子游戏巨头GameStop淘来的CD……

  由于当时主业的薪水并不理想,马特觉得这没准儿反倒是条致富道路,于是,拾荒的热情更高了。

  熟能生巧,马特渐渐掌握了一些小妙招。比方说,如果一家商场前忽然出现施工设备和车辆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有店铺正在翻修,店家很可能会趁机扔掉一些库存或辅料。

  如果有店铺贴出“停业通知”,马特更会早早问好时间,因为倒闭店铺扔掉的东西通常更具价值。

  无独有偶,布法罗的戴夫也总结出了一套“垃圾地图”,清楚地记录着重点商铺收垃圾的时间、何时垃圾箱最满等信息。“我相信他知道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垃圾箱。”妻子艾琳开玩笑说道。

  1945年二战结束时,美国几乎是唯一一个比战前更强、更富有的主要参战国。经济发展让财富变成人人追赶的目标。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,该国更是发展成为首个相对成熟的消费社会。

  相应地,物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了。商业奇才戈登·利平科特曾表示,“纵观历史,没有一个社会像现在的美国,人们在一件物品还没有完全损坏前,就将它扔掉。”

  再往后,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·摩尔提出了那个著名的定律: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,每隔大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,这也就是说,以集成电路为基石的数码产品,每过一年半就能够实现一轮升级,比喻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。

  这个猜想慢慢的变成了现实,而且不只局限于电子设备。如今,所有的领域的各大品牌每年都要推出多轮新品,很多东西只是因为旧了,就被人们遗忘在角落吃灰,甚至被扔进垃圾桶。

  数据同样佐证了现象之严重,以美国为例,公共利益研究组织2018年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,美国人口虽然只占全球的4%,但生产的垃圾却占到了世界总量的30%。

  看到这么多有价值的物品被丢弃,不少业余拾荒者都感到不可思议,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因此开始进军公益领域,向美国民众宣传绿色、环保理念或者节俭的生活方式。

  目前,有关业余拾荒的法律参考大多数来源于1988年的一起判例。判例指明,如果一个人有意识地将某样物品扔在公共空间,那么则失去对该物品的所有权。这在很大程度合法化了拾荒行为。

  也有一些例外:如果一个垃圾箱紧紧挨着私人住宅、处在围栏围起的区域内,或者更直接地挂着“禁止侵入”的牌子,那么拾荒者便不能在里面“寻宝”,否则会面临罚款甚至监禁。

  反正马特表明了自己从未被警察盯上过,也从未被索要过身份证件。“但我曾遇到几个警察,对我翻到了啥东西很感兴趣,这时,我通常会和对方分享一些‘宝物’,他们就表现地十分开心。”

  戴夫夫妇则表示,有时,一些店铺的工作人员会阻止他们翻垃圾箱,因为,如果有人从他们手中买走被扔掉的商品并发生意外事故,商家需要付一定责任。

  总之,业余拾荒圈流传着一条“玉律”,假设在寻宝过程中有警察、保安或店员让他们走开,那么最好乖乖就范,别妄图和对方讲道理、谈法律。

  如今,业余拾荒早已成为一种亚文化。在社会化媒体脸书或Reddit上,相关小组多达数百个,且几乎每个都拥有让其他版面版主艳羡的活跃度。在这里,志同道合的人们聚在一起,寻找同伴或者分享一些技巧与心得。

  一名网友的帖子拥有着很高的活跃度,他建议群友不妨在每个学期末尾,到大学周边的公寓楼转转,因为不少被惯坏了的富孩子,会在慌忙之中把家当丢弃在楼下。

  这位网友甚至还利用高超的人际技巧,与那栋公寓楼的管理员达成“战略合作”:每当有学生因逾期未缴房租被驱逐,管理员就会通知他前来“清理”房间。通常,被赶走的学生不会带走任何家当。

  住在长滩的安珀·史蒂文也是一名资深业余拾荒者,目前她在脸书上经营着一个和拾荒相关的社群,已拥有了2000多名粉丝。

  安珀是在将近20年前“入坑”的,那时,她刚刚逃离出一段令人不悦的婚姻,却可悲地发现连重启生活所需的家具都买不起。一天,她在路上偶然碰到被遗弃的沙发、桌子,便搬回了家。

  安珀承认,尽管慢慢的变多人表明愿意尝试业余拾荒,但他们还是会受到非议和讽刺。“肮脏”、“穷酸”、“恶心”等字眼,时不时就如苍蝇般飞入她的视线。

  “你在超市买的东西,也被成百上千人摸过,在我看来,它们和拾荒得来的‘宝物’差不多。”安珀辩解道。最后,她特别强调,“而且我确实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。”

  确实,不管怎样,业余拾荒者们都从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外人感受不到的快乐。在不久前的几次拾荒之旅中,安珀估计自己收获了至少价值400美元的物品,其中,不乏一瓶马克雅克布的香水。

  通过DIY发明,拾荒给马特带来的收入几乎与主业齐平(别忘了,他主业的年薪多达6位数,还是美元),他表示,要不是因自己对互联网安全是真热爱,不然早就做全职拾荒者了。

  今年上半年,戴夫和艾琳在网上购买了一艘二手游船,并成功下水。网友一致认为他们才是业余拾荒的最大赢家,毕竟,这两位在垃圾堆里找到了最昂贵的“宝物”——爱情。

联系我们
地址:无锡市阳山镇陆区工业集中区 电话:13338733393 传真:13338733393 联系人:陈经理 手机:13314046293 E-mail:5813433315@qq.com